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除舊佈新--2009
2009年結束了,讓我們來驗收一下,去年一整年,台灣HIV新個案的人數增加情形。
去年一整年,本國籍HIV新通報個案總共有1648名,比前年減少了98名,算是個『小跌』的局面。其中,男同性間性行為者,如上圖顯示的紅線,新通報HIV的人數仍在爬升,達1051人,佔總數的64%。分別代表異性戀、靜脈藥癮者的藍線、綠線都呈下降趨勢。
這樣的數字,背後意義當然有很大的討論空間。篩檢做得多,自然找到的個案數就多,如果特定族群被篩檢多,數字升高也是意料中的事。但這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想以看診醫師的角度,來聊一聊這樣的統計數字,對照顧方面的影響。
2009年,台北縣市和基隆共有696個新通報HIV個案,占全國的42%,這其中7成是男同志。在這首善之區,有9家醫院可以看HIV:台大、榮總、三總、馬偕、新光、北醫、市立聯合醫院、亞東、林口長庚。這9家醫院平均每家獲得77位新個案,也就是每個月6-7名新個案會加入,成為感染科門診之友,每三個月或半年要定期追蹤,成為陪醫生慢慢變老的『長期飯票』。如果每家醫院有2個感染科醫師在看HIV,那就是每個醫師每個月會增加3個HIV新病患。
雖然這樣增加了感染科門診人數,擠壓了醫生看診的時間,對於新病友來說,至少比較不用擔心以下幾件事:
1. 不用擔心被當作『異類』:新病友來看診已經是極為平常的事情,不用擔心醫生、診間助理會有異樣眼光。
2. 不必自憐『天地一沙鷗』:跟你一樣遭遇還滿多的,可能坐在你隔壁等看診的人也是新同學。
3. 不需害怕被『貼上標籤』:新病友增加後,性關係、性病、禁藥等,看診時都經常會討論到,用意是健康風險評估,無所謂善惡對錯。
新病友可能反而要注意的是:
1. 實際看診的時間好像不多?
病人變多,門庭若市,雖然醫生、個管師都會有時間緊迫的壓力,不過對新病友應該都是會願意多花一些時間的,最怕就是遇到很『ㄍㄧㄥ』的病友,沈默是金,讓我們擔心是否走出診間就要去投二二八公園的蓮花池。最好還是把握看診機會,把要問的問題都講出來。其實非看診時間,若跟醫生或個管師聯絡,可能反而更有餘裕可以好好講話,不過這要看你的醫生和個管師的個性而定。
2. 網路資訊是否可信?
大家都在上網,病友的部落格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是對新病友很能引起共鳴的資訊來源。不過,看網路資訊要留意,HIV的治療標準、治療建議,每隔一兩年就會更新,讀舊文章要留意資訊是否已經過時了。至於吃什麼保健食品或中藥可以增加CD4、降低病毒量,分享經驗的人是好意,信不信在你,買不買帳要問身體裡的HIV。如果問我,我會建議買保健食品或中藥的錢省起來,當養老基金,比較實際。
3. 大圈圈裡的小圈圈?
新病友候診的尷尬趣事不少,例如在候診區跟前任男友、一夜情對象不期而遇,但也有因一起候診而認識、交往,成為伴侶。發現HIV後,許多病友的人際關係,都似乎從大圈圈困縮成一個小圈圈,有的甚至小到不行,變成『透明人』,隱形藏匿,因為擔心害怕的事情太多。過去談到這個話題總是溫度迅速降到冰點,不過,隨著新病友增加,感覺觀察到的幸福範例跟著多起來了,融化了看診與候診的氣氛。當少數漸漸不再成為那麼少數時,敞開心胸,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當然,安全第一。
在非洲工作的同事告訴我,因為HIV盛行率高達15-30%,新病友在看診前,會有專業的諮商師召集10-15位新病友,進行團體衛教。雖然有侵犯隱私的憂慮,卻容易培養病友彼此間的支持,像同班同學一樣,這是醫生或個管師難以取代的。台灣1648位98級『新同學』,雖然不情願的開始與HIV共舞,卻預期可以目睹到一個機會更多、照顧更好的時代開端。就當作是新年新希望吧!
羅醫師:
回覆刪除感謝你之前不斷的追蹤我,服藥也快七個月啦!CD4從170到460當然這中間也有換過藥啦,西寧換成瑞塔滋!
看了你這篇文章,只是還是很感嘆!因為還是有很多人不小心?得到這種病?尤其是基隆地區!雖然我們之間只差一歲,不過我想你肯定可以比我們活更久啦~不過我想我們這些長期飯票大多數還是很希望能與醫生們一起變老吧~希望你在那邊~心想事成 天天快樂~我想有很多病友還是很期待給你看診吧!
tony
我要說
回覆刪除謝謝醫生一直提供病友資訊
與另一個思考問題的方向
還有不離不棄的陪伴!
謝謝您!!!
希寧換成瑞塔滋,我覺得還滿不錯的,就長期副作用來說是很安全的選擇。我也很期待回去看診啊,在美國我是無牌醫生,不能行醫,只能靠經營部落格讓自己的醫術不要退步...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