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肛門癌--雞尾酒療法時代的新威脅


有愛滋病專家提醒,最近在北台灣陸續看到幾位HIV男性感染者發生肛門癌,希望我利用部落格做介紹,讓病友注意這個健康的新威脅。


這幾位感染者年齡在30-50歲之間,是因為肛門疼痛或摸到肛門腫塊,就醫才發現是肛門癌。其實HIV感染者要擔心的癌症裡,肛門癌是名列前茅的,我藉此機會介紹一下這個癌症。

絕大部分的肛門癌是由HPV (俗稱的菜花病毒) 引起

肛門是消化系統的出口,包括括約肌和表面覆蓋的黏膜。肛門黏膜如果因為突變或致癌物影響,出現癌細胞,就可能發展成為肛門癌。引起肛門癌的致癌物,最主要是人類乳突病毒HPV,也就是俗稱的菜花病毒。據統計,95%的肛門癌跟HPV有關。

HPV是透過性行為傳染的病毒。發生肛交時,肛門黏膜如果感染HPV,其中的第6型和第11型容易引起菜花,第16型、18型、58型容易引起肛門癌。這個模式其實跟女性的子宮頸癌很像,女性的子宮頸癌也是跟HPV16型、18型、58型,高度相關。

肛門癌在HIV感染者越來越常見

由於肛門癌和HPV密切相關,HPVHIV又都是透過性行為傳播的病毒,因此HIV感染者比非感染者更常出現肛門癌。

雞尾酒療法延長了HIV感染者的壽命,對於感染者發生子宮頸癌、肛門癌,卻沒有改善。事實上,許多的研究發現,在雞尾酒療法時代,HIV感染者發生肛門癌的比率反而增加,主要是感染者壽命延長後,讓HPV感染進展成癌症的慢性過程,在許多患者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完成。

肛門癌的發生率,在HIV感染的男同性間性行為者,有逐漸升高的趨勢。舉例來說,在倫敦針對8640位感染HIV的男同性間性行為者的研究顯示,肛門癌的發生率,由未有雞尾酒療法時的每十萬人35名,升高到雞尾酒療法時代的每十萬人92名。在可見的未來,隨著更多感染者步入中年,發生肛門癌的案例將會越來越多,因此持續針對感染者進行癌症預防和檢查,在現在與將來會是重要的課題。

哪些人要特別留意肛門癌? (肛門癌的危險因子)

1. 年齡:非感染者50歲以上要注意,HIV感染者的肛門癌年齡層則較低,台大醫院的研究顯示,HIV感染者發現肛門癌的平均年齡是36歲。建議年滿30歲的HIV感染者,都應該要留意。

2. 過去性行為和性病:有多重性伴侶、接受型肛交 (俗稱的0)的感染者,感染HPV的可能性高,會比較容易發生肛門癌。罹患過菜花的人,表示感染過HPV,發生肛門癌的機率較高。不過要澄清:肛門菜花本身不會直接轉變成肛門癌。前面提過,兩者的HPV型別不同。罹患過菜花的人,可能經過性行為感染16型、18型、58型,後來導致肛門癌,而非菜花直接變成肛門癌。

3. 肛門症狀:經常有肛門紅、腫、痛的症狀,或是有肛門瘻管的人,要留意可能是肛門癌症狀或前兆。

4. 抽煙:抽煙會增加致癌的機率,肛門癌也不例外,有抽煙的人,得肛門癌的機率較高。

肛門癌的症狀有哪些?

肛門癌早期常沒有症狀,但還是可能出現肛門局部出血、疼痛、觸摸到肛門腫塊等症狀。當然,上述症狀也有可能是痔瘡、菜花,或其他肛門疾病引起的,因此出現上述症狀時,請先就醫讓醫生診斷,不要自己先恐慌亂了陣腳。

肛門癌怎麼檢查?

如果你已經出現前述症狀,則醫生會先做目視診斷,確診則需以肛門鏡進行切片,確認是否有癌細胞。肛門鏡是專門的檢查,會由直腸外科醫師或是腸胃內科醫師執行。

如果你沒有前述症狀,需要的是『肛門癌篩檢』。國外有一些專家建議,針對HIV感染者,每年由醫生進行一次直腸觸診以檢查是否有肛門腫塊。另外有些專家則是建議肛門抹片篩檢。

大家都聽過婦產科醫生用子宮頸抹片或陰道鏡,來篩檢女性的子宮頸癌,用同樣的觀念,國外有一些機構提供肛門抹片和肛門鏡,來篩檢男性的肛門癌,特別是針對男性HIV感染者。在台灣,用肛門抹片或肛門鏡來篩檢HIV感染者,尚不普及,台大醫院並沒有提供,就我所知,成大醫院似乎有提供這項服務,可能是列在研究計畫裡面。

其實肛門抹片或肛門鏡,還沒有被歐美的愛滋治療指引列為例行篩檢項目。肛門抹片或肛門鏡在HIV感染者的篩檢效果,目前有許多研究在進行,日後可以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比較好,現在只能靜候研究結果發表。

肛門癌怎麼治療?

肛門癌的治療有3種基本治療方式: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放射加上化學治療,是目前公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可將腫瘤消除掉或是縮小後再次局部切除手術,可達到保留肛門的功能,並且五年存活率達70%以上。大部分肛門癌患者不需做人工肛門,但若放射和化學治療無效,就可能要動手術完全切除直腸及肛門,此時就需要做人工肛門。

跟所有癌症一樣,肛門癌是可能致命的,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效果最好,如果腫瘤已經超過2公分或是侵犯擴散出去,就會增加治療的失敗率。

HPV疫苗可以預防肛門癌,在HIV感染者的效果則尚有待證實

201012月,美國FDA核准HPV四價疫苗(嘉喜, Gardasil)使用於926歲男性和女性以預防HPV16型和第18型引起的肛門癌。

根據默克藥廠2010年公布的第三期臨床試驗資料,未接種疫苗男性的肛門癌前病變與肛門癌發生率,是接種疫苗男性的肛門癌前病變與肛門癌發生率的4.5倍;疫苗的保護效果在男同性間性行為者更顯著。

使用HPV疫苗於HIV感染者以預防肛門癌的實際效果,則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的結果。

結論:

1. 病友如果出現肛門局部出血、疼痛、或觸摸到腫塊,請迅速就醫檢查肛門癌。

2. 醫師可考慮幫病友評估肛門癌危險因子、每年直腸觸診篩檢肛門癌。

3. 預防肛門癌,請使用保險套以避免感染HPV,並且戒煙。

4. 接種HPV疫苗可以預防肛門癌,在感染者是否適用,有待國外臨床試驗成果,仍值得期待。

5. 肛門抹片、肛門鏡的篩檢效果,有待更多研究證實,或許未來會成為例行篩檢項目。

6 則留言:

  1. 羅醫師您好,
    關於這篇文章,我有一部份沒有看得很了解,故想請問一下。謝謝。
    文章中說,hiv感染者罹患肛門癌的機率會比非hiv感染者來的高。
    想請問一下,之所以會比較高的原因,是因為身上有hiv病毒的關係(即身上帶原hiv較易感染hpv)?還是因為感染hiv者的性生活(肛交行為)通常較為繁雜的機率較高,所以“較為繁雜的肛交行為”也較易造成hpv感染而導致肛門癌?

    回覆刪除
  2. 主因是HIV感染者有HPV的機率比非HIV感染者高。『較為繁雜的肛交行為』不是很好的詞彙,也不能說HIV感染者的性行為就比非感染者『繁雜』,這些都會流於貼標籤。

    性行為對象人數、是否做好保護措施,這些當然是決定因子,讓HIV感染者在診斷HIV前、或診斷HIV後,透過性行為感染到HPV。HIV感染者得到HPV,比較不容易靠自己的免疫力把HPV清除乾淨,以致於HPV可以長期存在,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HIV可能也會讓致癌過程,沒有足夠的自身免疫力來克制,讓肛門癌得以形成。

    這些加總的結果,可能是HIV感染者有較高機率罹患肛門癌的原因。

    回覆刪除
  3. 羅醫師您好:
    看到這篇真的心驚驚~ 只要發現好好治療..最多也活差不多5年嗎?? 心情變差惹~~

    回覆刪除
  4. 這終究是個癌症,早期發現還是有治癒的不錯希望,但是還是有不少人發現太晚,治療只能延長時間、或是治好了又復發。

    五年存活率70%,是指平均而言,發現滿5年時,還有70%的患者活著,意思不是說只能活5年。

    回覆刪除
  5. 醫師你好:
    根據上文提到, 「第6型和第11型容易引起菜花」,這個菜花應該是性器濕疣吧?
    至於第16型、18型、58型的情況就和女性子宮頸癌近似

    在醫理上, 如果一個女子沒有HPV病毒, 而他的丈夫也沒有, 理論上也應該不會出現HPV所引致的癌。


    但這些病毒可以從何感染? 除了性行為?
    會不會有原生性的問題?

    多謝解答

    回覆刪除
  6. 你的問題,在舊文章都有答案,請參考舊文『關於生殖器菜花的常見疑問』:
    http://heartvalley.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26.html

    回覆刪除

(2014.6.28公告) 因為版主的時越來越不夠,耐心也被磨完了,維持5年的心之谷的答客問,我決定從今天起吹熄燈號,心之谷將轉型成為只單純張貼文章、不回覆留言的部落格,請各位讀者見諒。如果你有關於HIV風險評估的問題,請爬過去五年的答客問,問題應該都有人問過,也都應該解答過了。祝各位平安順利。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