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8月,美國FDA核准了兩個複方藥物上市:abacavir/lamivudine (克為滋) 和 tenofovir/emtricitabine (Truvada)。這兩個藥物都是一天一粒,沒有什麼飲食限制,也不用冰冰箱。想早上中午或晚上吃,都隨便你。假如搭配希寧(efavirenz),就成為顆粒數最少的雞尾酒療法處方:每天一次吞兩顆藥,跟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的處方藥顆粒數有得比。2006年7月,美國FDA又核准了Atripla上市,這個複方藥物是三位一體,一顆藥裡就含有Truvada的兩種成分再加上希寧,真正是正港雞尾酒療法只要一天一粒,跟吃維他命一樣。這些藥物上市後,因為方便又安全,醫生病人都愛,迅速成為處方新寵兒,不僅躍居歐美治療準則第一線藥物,也提升了病人順利配合服藥的比例。
在最近才加入HIV治療行列的病友,大概難以想像早年服藥的辛苦和複雜程度。如果服用Indinavir,不但味道很苦,醫生會要求你每天必須至少喝1500 c.c.的水以避免產生腎結石。如果服用Nelfinavir,劑量是每天兩次,每次5顆,而且非常容易拉肚子拉個不停。這麼麻煩的Indinavir和Nelfinavir後來很快就被Kaletra取代了。早期的Kaletra 軟膠囊,必須冰在冰箱保存攝氏2到8度C,這對很多要在工作單位或學校服藥的病人就是一大難題。2005年10月,新的Kaletra硬型錠劑獲得FDA核准後,就不再需要冷藏,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此外,早期的Kaletra軟膠囊含蓖麻油,極容易引起腹瀉,換成硬型錠劑後也降低了腹瀉的比率。
雖然短期內靠人類的科技,尚未有辦法治癒HIV感染,至少可以讓長期治療HIV這件事,變得簡單自在一點。減少服藥數目、降低副作用、避免抗藥性產生,讓吃藥能盡量像是刷牙洗臉一樣,成為每天的例行公事就好。就算只是這樣,便已大大改善了HIV感染者的生活品質。
這段時間,越來越多醫師注意到,『愛滋病』不再是HIV感染者最主要的健康威脅。雞尾酒療法讓HIV感染者維持足夠的免疫力,不會演變出愛滋病,但是許多HIV感染者合併罹患的B型肝炎、C型肝炎,反而成為重要殺手。另外像是心血管疾病,和高血脂、高血糖、脂肪移位等新陳代謝問題,可能跟長期使用雞尾酒療法有關,都變成HIV感染者的健康隱憂。雖然活命已是常態、服藥不再困難,怎樣能過著『服藥一輩子、健康一輩子』的生活,仍然不是件簡單的事。
此外,處方改良,讓服藥更方便,越來越多病人加入服藥行列,總免不了出現少數抗藥性案例,甚至是對現有的藥物都發生抗藥性。除了三大類藥物 (NRTI、NNRTI、PI) 之外,需要更多不同機轉的藥物來對抗HIV,才能避免病人淪為無藥可醫的局面,這成為下一個時期的重要議題。
在預防HIV感染方面,雖然疫苗遲遲未有佳音,2006年底,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在非洲的研究結果,證實男性割包皮是一項有效的預防措施,能夠讓異性性行為導致的HIV傳染率降低一半。這為預防HIV感染的領域開啟了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