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9日 星期四

頭痛欲裂的旅程(九):又見發燒


西方墨點法出爐後的一個星期,W君的顱內壓已經降到200毫米水柱以下,改成每週檢查一次腰椎穿刺即可。在楊格與W君討論雞尾酒療法的選擇之後,決定開始使用克為滋(Kivexa)和希寧(Stocrit),每天一併睡前服用。另外也服用了撲菌特(Baktar)預防肺囊蟲肺炎和弓蟲腦炎,一天兩顆。

隱球菌腦膜炎的住院治療,通常至少要三個星期。必須等到顱內壓持續正常,不再需要腰椎穿刺引流多餘的腦脊髓液,而且抗黴菌藥物由靜脈注射改為口服,症狀仍沒有變差,才能安心出院。

住院滿一個月時,楊格拔除了W君頸部的中央靜脈導管,宣布不用再打抖抖針,改成靜脈注射泰復肯(Diflucan),一天一次,共4小瓶。服用雞尾酒療法進入第二週尾聲,W君慶幸自己沒有發生對克為滋或希寧的過敏反應。雖然晚上怪夢連連,白天醒來仍會感覺頭昏腦脹,但是想到自己體內的HIV病毒逐漸被消滅,明顯感覺到身體健康正在恢復中。

又過了兩星期,泰復肯也改成口服了。每天要吃8顆泰復肯、2顆撲菌特、克為滋和希寧各1顆,總共12顆藥。主治醫師說,如果服用這些口服藥觀察兩天,沒有什麼特別狀況的話,就可以準備出院。

但是就在預備出院的前一天,W君發燒了。體溫39度半。

雖然發燒,W君並沒有感覺身體有其他異狀。這次的發燒和掛急診前的發燒完全不同,他沒有感覺自己生病。每天早上、下午固定會各發高燒一次,吃了退燒藥會退到正常體溫。高燒時固然會有點累,但是退燒時覺得完全正常,飯照吃、電視照看,在醫院裡趴趴走。

進入新的月份,楊格已輪調到其他病房,由新的住院醫師負責照顧。雖然抽了很多血去做檢驗,也照了胸部X光,經過一星期,還是沒有找到發燒的原因。不過,有個肝功能指數ALP(鹼性磷酸酶)升高,表示可能有病菌在內臟作怪,因此主治醫師決定,安排做腹部的電腦斷層掃瞄。

回到掛急診當天曾去過的電腦斷層掃瞄室,一樣的狹窄檢查台,不同的是這次要注射顯影劑,一股涼意隨著藥水遊走全身。W君想起這一個多月的經歷,峰迴路轉。原本以為會被愛滋宣判死刑,卻在治療後逐漸好轉;後來幾乎可以出院,卻出現奇怪的發燒,原因不明。上一關、這一關、下一關,還有幾度幾關要過呢?

傍晚,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仔細的檢閱電腦斷層掃瞄結果,發現W君腹腔內,位於腰椎骨和腎臟之間,有個腫大的淋巴結,直徑約3公分,裡面應該充滿膿液。這顯然就是病菌感染的禍首、發燒的根源。

「可能是因為你的免疫力提升,逼迫原本躲藏在體內的病菌集中到這裡,引起發炎反應,才造成發燒的。這在CD4很低的病人滿常見的,常在服用雞尾酒療法後一個月後出現,又叫做『免疫重建症候群』或『免疫重建發炎症候群』;」主治醫師解釋,「這腹部淋巴結內的病菌,最可能是結核菌或禽型分支桿菌,因為這兩種細菌的治療藥物不同,我們要抽膿出來化驗,才能確定使用哪種治療。」

「禍不單行」是愛滋發病的金科玉律。當CD4低到個位數時,除非萬幸,否則總會有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病菌一起纏身。繼隱球菌之後,W君將與另一個難纏的微生物狹路相逢。

3 則留言:

Mao-Song 提到...

糾竟W君何時才會出院呢?

匿名 提到...

看了這一系列文章...真的心有慼慼焉...
跟我去年發病非常雷同...

匿名 提到...

而且治療腦膜炎中期才發現有CMV,現在一側視野已經受損,如果你們眼睛有異狀類似飛蚊症或是黑影,一定要馬上跟醫師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