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HIV--肺囊蟲肺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HIV--肺囊蟲肺炎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不能說的秘密(1)--難題篇

某個冬天,週六上午,病房急電:「羅醫師,那個HIV病人氧氣不行了,應該要插管,他卻拒絕,你可以來幫忙勸一下嗎?」

這是高高瘦瘦的大男生W君,因為肺炎住院,以為簡單打個幾天抗生素就可以出院,但是被醫師發現口腔有念珠菌白斑,想到可能是HIV引起的肺囊蟲肺炎,因此會診感染科,剛好輪到我負責,於是找了個理由,把房間清場,只剩下我和W君,單獨面談。

「其實一個月前,我就篩檢出HIV陽性,可是不敢告訴任何人。」

「醫生,如果治不好,讓我死了沒關係,但請你千萬不要告訴我媽媽,她會傷心。」

開始使用藥物治療肺囊蟲肺炎。抽血結果陸續出爐:西方墨點法陽性,CD4只有13顆,病毒量超過75萬。W君戴著氧氣面罩,狀況略有好轉,體溫恢復正常,胃口變佳。面對媽媽每日探問病因,我們的答案就是「肺炎」。病人不願說,醫護人員就不能講,這是保密原則。

治療第二個星期快結束,肺炎再度惡化,這回是巨細胞病毒來參一腳。雖然加上治療巨細胞病毒肺炎的特效藥,W君的呼吸仍然越來越急促、臉色慘白、手腳發紫,已經是缺氧呼吸衰竭。值班醫師勸W君接受氣管插管,好接上呼吸器改善氧氣狀況,否則會性命不保。W君用微弱的聲音說著:「我不要插管,讓我死了沒關係。」

在房門外的媽媽,已經慌了手腳,不知道年輕的孩子,怎麼得了肺炎會走到生死交關這一步,又怎麼會毫無求生的意志? 

我關上房門,走到W君前面。

「你以為只要死了,就一了百了,什麼都結束了嗎?」我刻意用冷冰冰的語氣說著。

「你死了之後,我們再也不能隱瞞,必須在死亡診斷書寫上愛滋病,你媽媽拿到了,當場就會知道你的秘密。」

「如果你不想讓媽媽傷心,就給我好好的活下去,自己繼續守住這個秘密,不要讓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個病是救得回來的,不要隨便放棄。」

W君終於簽了氣管插管同意書,病房同仁忙著準備插管器材。有人叫我過去。

「羅醫師,插管前W君有話要對你說。」

氣管插管之後,直到管子拔除為止,都沒辦法再說話。假如病情沒有好轉,這可能是W君最後一次說話的機會。

「醫生,拜託你千萬不能告訴我媽媽。請你答應我。」W君用力握著我的手,我點點頭。

走出房門,仍然被蒙在鼓裡的媽媽,走了過來,流著淚向我致謝。

「醫生,謝謝你讓他同意接受插管。我沒有辦法想像會失去他。」媽媽的聲音哽咽著。

心情複雜。我暫時保住了兒子一命,卻對媽媽隱瞞真相,這是不得不背負的十字架嗎?

「羅醫師,病人插好管了,接著要轉到內科加護病房。」

搶救生命的重症加護之外,還有W君寧死都不願說的秘密。母子之間諜對諜的戰爭,才要開始...

(待續)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1981年--從肺囊蟲肺炎到卡波西肉瘤


我在美國疾管局受訓的單位,稱作流病情報服務 (Epidemic Intelligence Service) ,簡稱EIS。這個組織已經有60年的歷史,主要負責調查美國境內的疫情。

1981年,洛杉磯的EIS派駐員,開始耳聞到同志社區出現神秘疾病流行的傳言。那年2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免疫學家,從30歲的男同志病人診斷出肺囊蟲肺炎。肺囊蟲肺炎是罕見的疾病,通常只發生在免疫系統低下的患者,例如癌症病患或器官移植接受者,這位病人卻是過去健康狀況良好。到了4月,UCLA已經連續看到4位肺囊蟲肺炎男性患者,都是年輕男同志,其中一位已經死亡。除UCLA之外,洛杉磯還有一位男律師,因肺囊蟲肺炎死亡,他也是男同志。

這五位病患,彼此並不認識,也沒有共同的接觸對象或性行為對象,不過他們都經常跟不同男性發生性行為。從檢驗發現五位病患都有巨細胞病毒感染,但是當時的男同志9成以上都有巨細胞病毒感染,無法解釋為什麼引起肺囊蟲肺炎。有3位病患接受進一步的免疫功能測試,都發現有免疫低下的情形,這可能是引起肺囊蟲肺炎最相關的原因。

洛杉磯的EIS派駐員,將調查資料整理後,於6月5日發表在美國疾病管制局的週報MMWR上。這份報告引起許多迴響。紐約市報告了6個肺囊蟲肺炎的男同志案例。另外,紐約大學的皮膚科教授,報告在過去兩年已看到好幾位男同志出現皮膚紫色腫塊,診斷都是卡波西肉瘤。舊金山也發現不少男同志出現卡波西肉瘤。卡波西肉瘤也是罕見的疾病,通常發生在有義大利或波蘭猶太血統的老年人,或是某些非洲人,為什麼會在都會區的年輕男同志身上接二連三看到? 醫生懷疑的還是免疫低下。

美國疾管局為此成立了卡波西肉瘤疫情調查小組。全美18個都會區的EIS派駐員,開始搜尋病歷診斷,向皮膚科、腫瘤科、病理科、感染科等醫師,還有同志健康中心,主動詢問卡波西肉瘤案例,發現1980年後卡波西肉瘤的個案數才明顯增加。另外肺囊蟲肺炎的藥物之一pentamidine,是由美國疾管局統一控管,這個藥物的需求也是從1980年7月開始上升,到1981年達到高峰。

從全美15個州,總共確認了159個罹患卡波西肉瘤或肺囊蟲肺炎的案例,絕大多數的案例發生在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患者大多數是男同志,也有海洛英藥癮者。調查還發現,除了肺囊蟲肺炎、卡波西肉瘤,還有許多其他的疾病最近發生在男同志身上,包括弓蟲性腦炎、隱球菌腦膜炎、帶狀疱疹、惡性淋巴瘤、隱胞子蟲腸炎等。調查小組對曾罹患卡波西肉瘤的男同志 (個案組),和未曾罹患卡波西肉瘤的男同志 (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過去一年的平均性伴侶人數,個案組明顯高於對照組 (過去一年的平均性伴侶人數:個案組61人,對照組24人) 。

直到1981年底,專家還認為這只是發生在男同志的疾病,許多人猜測可能是某種毒素或細菌引起的,以為病因很快會被研究出來,疫情會迅速獲得控制。 沒有人預料到,這僅是全球疫情的開端。

(待續)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HIV + 肺囊蟲肺炎:藥物過敏


前情提要:小威住院接受肺囊蟲肺炎治療的第9天,出現發燒和紅疹,但是小威覺得自己身體在變好,胸部X光也持續改善。

主治醫生對小威解釋:

「這是藥物過敏,你對肺囊蟲肺炎的特效藥(TMP/SMX)出現過敏。這樣的情形很常見,有高達30-50%的HIV病人,在接受這種藥物時會發生過敏。通常是在治療開始後的第9-11天,會出現紅疹,常伴隨發燒。我們現在只要把這個會過敏的藥物停掉,大概48小時以內,紅疹就會開始退,發燒就會結束。」

小威問:「那肺囊蟲肺炎怎麼辦? 還要繼續治療嗎?」

主治醫生:「還是要。標準的療程是21天,所以還剩下12天,我們要換成另外的藥物繼續下去。」隨即轉頭吩咐身旁的住院醫生:「要填單傳真給疾管局,申請Primaquine。」

當對首選藥物TMP/SMX發生過敏時,替代選擇是二種藥物的組合:Primaquine 和 Clindamycin。後者(Clindamycin)是醫院常用的藥物,前者(Primaquine)比較麻煩,台灣的醫院都沒有藥,只有疾管局有儲備,所以醫生要填申請單向疾管局各區的分局請領,以下是這六個分局的轄區:

第一分局:台北縣市、基隆市、宜蘭縣、金門縣、連江縣
第二分局:桃園縣、新竹縣市、苗栗縣
第三分局:台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
第四分局: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市
第五分局:高雄縣市、屏東縣、澎湖縣
第六分局:花蓮縣、台東縣

傳真給轄區所屬的疾管局分局後,分局承辦同仁就會用快遞把Primaquine寄給醫院。除了Primaquine之外,像是跟HIV有關的弓型蟲腦炎、阿米巴痢疾、隱胞子蟲腸炎,疾管局也有相關用藥Pyrimethamine、Iodoquinol、Paramomycin,由醫生循同樣的管道申請。

主治醫生又告訴小威:「上次你問過我,要不要立刻開始雞尾酒療法,現在可以跟你解釋了。其實因為治療肺囊蟲的這種藥很容易過敏,所以我都會等到肺囊蟲肺炎治療9-11天後,避開這個容易過敏的時間,才開始給雞尾酒療法,免得發生過敏時分不出是對肺囊蟲的藥物過敏、還是對HIV的藥物過敏。」

「不過也不適合拖太久。如果已經發病,最遲2-3週內要開始雞尾酒療法,否則死亡率會上升。所以等你換肺囊蟲替代藥物過幾天後比較適應,我們就要開始用雞尾酒療法。」

--------------

故事繼續:

小威順利的開始使用肺囊蟲肺炎替代藥物,並未出現副作用,發燒和紅疹也如預期在停舊藥後的48小時內消退。為了準備開始雞尾酒療法,主治醫生和住院醫生仔細評估小威的身體狀況,發現小威有B型肝炎帶原,但驗血肝功能和胎兒蛋白正常,肝臟超音波也無異狀。
主治醫生對住院醫生說:「你有空念念書或查文獻,了解一下B型肝炎在HIV病人有什麼特別要注意的事情,對雞尾酒療法的藥物選擇有沒有影響。我們明天要跟小威討論他的B肝和HIV用藥選擇,你先預習才會比較有概念。」

--------------

關於肺囊蟲肺炎的討論,就在此先打住。我們下一回合,會跟小威的住院醫生一起學習,關於B型肝炎帶原者感染HIV的特殊議題,以及對於雞尾酒藥物選擇,是否有影響。

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HIV + 要命的肺炎: 診斷盲點


沒錯,如同大家猜想的,這個案例罹患的肺炎,就是肺囊蟲肺炎。

肺囊蟲過去認為是一種寄生蟲,最近認為比較像黴菌。不管是蟲還是黴菌,在環境當中到處都有,免疫力正常的人吸進肺部不會致病,但是免疫力不好的人,特別是HIV感染者(CD4小於200)、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很容易引起肺炎。事實上,當初1980年代就是因為美國加州有許多年輕人相繼罹患肺囊蟲肺炎,cd4都很低,才進一步發現hiv的存在。

肺囊蟲肺炎的初期症狀,跟感冒很類似,患者年紀又多半很年輕,所以醫生常掉以輕心,誤以為真的是感冒。等到患者拖了一個多禮拜,症狀還是不好,醫生應該會想到可能是肺炎,偏偏肺囊蟲肺炎很詭異,用聽診器很難聽出來有異常,胸部X光變化又不明顯,所以即使醫生警覺,做了聽診、照了X光,還是經常診斷不出來,就叫病人回家靜養。下面的故事就跟這個案例一樣,拖到第三、第四週以上,進展到呼吸困難、高燒不退,終於到大醫院掛急診,此時X光的變化終於明顯到誰都看得出有異常了,才會安排住院。

住院就萬事ok嗎? No! 如果沒有想到跟HIV有關,許多醫生會用治療一般肺炎的藥物,像是盤尼西林類、或是紅黴素類的藥物,來治療年輕人的肺炎,這樣的藥物對肺囊蟲是無效的。非要到醫生因為檢查到有口腔念珠菌,或是由白血球過低、體重減輕等等,聯想到病人可能是HIV發病,才會想到可能是肺囊蟲肺炎,此時改成肺囊蟲的特效藥TMP/SMX(商品名為Baktar或Septrin),病情才有好轉的可能。但是常為時已晚,病人已經呼吸衰竭、無法自行呼吸,必須靠呼吸器維持生命,死亡率滿高的。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最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

1. 病人沒有危機意識,不知道HIV已經纏身:世界各國皆然,大約有20-40%的HIV感染者,是一直到了CD4小於200,也就是進展到愛滋發病的階段,才檢查出來自己有hiv。這幾年匿名篩檢的推動,越來越多的人在平時就可以去免費檢查hiv,讓hiv早期診斷的比例,有明顯的上升,避免感染者到了發病才就醫,延誤治療時機。

2. 醫生沒有警覺心,不熟悉HIV的發病症狀:很多醫生沒有看過HIV病人,更別提肺囊蟲肺炎了。一般肺炎相當常見,年輕人絕大部分都會順利痊癒,假如病人自己不提危險行為,醫生又漏掉檢查口腔有無白斑、體重變化,很難想到眼前的病人竟然有HIV。

因此,醫病雙方都有加油的空間,要讓討論HIV、檢查HIV,變成一件經常會想到的事情。

我曾經看過幾個病人,是因為高燒喘咳一直不好,又有危險因素,自己來做匿名篩檢,立刻被我們安排住院治療,撿回一條命。

另一個極端,是CD4只有100卻不認真吃藥的病人,因為高燒不退、呼吸困難到家醫科就醫,雖然病歷已註明HIV,醫生也照了X光,還是被當作正常。剛好當天我預查門診資料,看到他的X光片發現是肺囊蟲肺炎,趕緊打電話到他家,發現他已經是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上氣不接下氣。幸好緊急住院治療後,總算從鬼門關逛了一圈回來,如今平安的在門診追蹤服藥。

總之,如果你擔心HIV,一定要熟記肺囊蟲肺炎的發病表現。什麼? 感冒超過一兩個星期都還沒好,反而越來越嚴重? 如果你擔心HIV,這有可能是急性HIV感染(請見6月份的案例討論),也可能是肺囊蟲肺炎的早期症狀。最好主動出擊,自己去做HIV檢查,或是坦白告知,讓醫生可以想到HIV,才不會讓上述的故事,重演在自己的身上。

當然更好的還是:貫徹安全性行為,並且每三個月或半年,定期檢查HIV。這樣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可以避免發病的危機。

--------------

故事繼續:

感染科主治醫生讓小威接受肺囊蟲肺炎的特效藥TMP/SMX(商品名Septrin)靜脈注射,一天注射四次。兩天後,小威體溫恢復正常,呼吸越來越平順,開始可以正常進食,所以藥物改成口服TMP/SMX(商品名Baktar,中文叫「撲菌特」),一天四次,每次三顆。

小威問主治醫生,CD4這麼低,是否要開始雞尾酒療法? 醫生說先等肺囊蟲肺炎控制更好一點再說。

住院第9天,小威發現手臂、大腿、肚皮開始出現紅色丘疹,護士量體溫發現38.5度,但是小威自己完全沒有感覺發燒,飲食、活動狀況都很良好。當天追蹤胸部X光,看到肺炎狀況是持續改善。

醫生來查房了,臉上完全沒有擔心的表情,胸有成竹的說出底下一段話...

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小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醫生不立刻開始雞尾酒療法? 要等到何時才適合開始雞尾酒療法? 請靜待下回分解。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HIV + 要命的肺炎: 你會怎麼回答?


小威在半個月前開始覺得呼吸偶會不順、深呼吸時會胸口不舒服,最近一週出現發燒達38.5度,曾經因寒顫半夜驚醒,呼吸不順變得更嚴重,造成晚上無法安眠,甚至無法正常行走,並出現乾咳的情形。

在這半個月生病期間,小威去過附近的耳鼻喉科診所,醫生說是感冒,開了退燒藥,但症狀並未改善。後來到醫院掛內科,醫生聽診說正常,照了胸部X光也說無明顯異狀,所以開了治療氣喘和咳嗽的藥物,小威服用兩三天情況未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高燒不退,臉色蒼白、嘴唇發紫,已經幾乎難以下床活動,講話上氣不接下氣。

小威的室友發現情況不對勁,叫了計程車陪小威到大醫院掛急診,血氧濃度只有85%(正常值是95%以上),急診護士立刻幫小威戴上氧氣面罩。急診醫生安排再照了一次X光片,這次X光片報告是左肺、右肺都有肺炎,抽血報告:白血球偏低,於是小威住進內科病房治療肺炎。

住院當天,感染科主治醫師來查房,檢查了小威的口腔,發現有白色念珠菌結成的斑塊,問起小威最近半年有沒有體重變化? 小威才想到確實在這一陣子,莫名其妙瘦了8公斤。

在技巧性的清場後,房間只剩下主治醫師和小威兩人。主治醫師開始向小威解釋,這些症狀極可能是HIV感染,並問起小威是否檢查過HIV? 是否曾發生過不安全性行為? 是否曾注射海洛英? 等等問題。取得小威同意後,安排小威抽血檢驗HIV。檢驗結果為陽性,以西方墨點法確認也是陽性。CD4 = 14/μL,病毒量 = 503,000 copies/mL。


請問讀者:

1. 小威除了HIV、白色念珠菌之外,主要住院原因是肺炎。他最可能是得了什麼樣的肺炎?

2. 為什麼小威前面看過兩次醫生,都沒有找出病因?


可能不少讀者都已經猜到第一題的答案了,甚至自己是親身經歷過這種恐怖的肺炎,請大家試著回答看看吧,也歡迎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當時就醫的經驗。事實上,因為剛好有病友寫信提到最近得到「這種肺炎」的經歷,我在取得他同意之下,融入了他自己的一些描述,綜合以前一些病友的故事,改名換姓編成這個病例。「這種肺炎」的故事滿常發生,好在大部分病友在我們治療下,都能在化險為夷、順利恢復。

不過,關於「這種肺炎」的治療,還滿常遇到狀況的,等答案公布後,會在下一篇文章詳細介紹。